1.
春望
2.
官倉鼠
3.
飲湖上初晴後雨
4.
石灰吟
5.
黃鶴樓
6.
夜雨寄北
7.
竹石
8.
家誡
9.
愛蓮說
10.
大學之道
11.
陋室銘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一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後遷居河南鞏縣。杜甫出身於書香世代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初唐名詩人杜審言。年輕的時候,他曾經漫遊吳、越一帶(今江蘇省、浙江省)。二十四歲赴洛陽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心裏很不愉快,又再到齊、趙(今山東省、河北省)等地漫遊。三十四歲的時候,他到了長安,在這裏住了近十年。透過他精微的觀察,發覺在這表面繁華的盛世,內部黑暗重重,皇帝荒唐,宰相貪污,政治腐敗,危機一觸即發。天寶十四載,安祿山攻陷長安,杜甫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得了一個左拾遺的官職。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棄官並移居成都,在浣花溪畔,築浣花草堂居住。晚年攜家眷離開四川,病死湘江旅途中。
杜甫的一生,經歷玄宗、肅宗、代宗三朝,這五十幾年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大時代。前有安史之亂,後有吐蕃入侵,地方上的動亂更是不勝枚舉。杜甫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及當時社會的面貌,因而被稱為「詩史」。杜甫透過他的作品,處處表現了他忠君愛國的情緒,故後世尊他為「詩聖」。
二 背景資料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6)六月,安史叛軍攻陷京城長安。七月,肅宗在甘肅靈武登基稱帝,改號至德。八月,杜甫把家人安頓在鄜州後,隻身去投奔肅宗,途中被安史叛軍俘虜,押往長安。因他官職卑微,未被囚禁。他親眼目睹了長安淪陷後的巨大變化,觸景傷情,遂於安史之亂爆發後的第二年三月,寫下了這首憂時傷亂的名篇。
三 注釋
望:有兩層意思,既是舉目四望之「望」,眼見長安在春天的景象,也可理解為企望、盼望之「望」,熱切祈望能脫險與家人團聚。
國破山河在:極言長安破壞的嚴重,山河之外的其他東西都受到破壞。
國破:指安史之亂起,長安淪陷。
山河在:只有山河依舊。
草木深:草木橫生,景象荒涼。城區草木橫生而非人煙稠密,其荒廢可知。
感時:感傷國事。
濺淚:流淚。
恨別:與家人被迫分離,十分懊惱。
驚心:情緒被觸動,心神不安寧。
烽火:指戰事。古代邊境地區設置烽火臺,發現敵情,立即燃燒柴禾升起煙火作警報。
家書:家信。
抵:值。
搔:抓。
短:稀少。
渾欲:簡直就是。
渾:粵 [暈]。
不勝:不能承受。
勝:粵 [升]。
簪:粵[針]。古時用來別住髮髻的條狀物。這裏作動詞用,即用簪子固定髮髻。
四 賞析重點
詩人被困在叛軍佔領的長安,暮春三月,舉目四望,國都殘破衰敗,草木雜亂叢生,只有山河面貌依舊。詩人感傷國事,懷念家人,看到春花,禁不住淚如雨下;聽到鳥鳴,更止不住傷心哀痛。接連三個月戰火不息,道路阻隔,音訊不通,詩人翹首以盼,希望此時能傳來一封家信。然而,望眼欲穿,始終未能如願。愁苦難解,白髮越搔越稀,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了。
第一、二句從春天在長安所見的事寫起。「山河在」,表明城池殘破,到處一片廢墟;「草木深」暗示人 稀少,蕭條荒涼。第三、四句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詩人以「樂」寫「哀」。鳥語花香本是「春」的象徵,然而在這不尋常的春天,這些美麗的事物不僅沒有給他帶來愉悅,反而使他睹物生情,倍增對國事的憂傷和對家人的思念。他見到花開而濺淚,聽到鳥鳴而驚心。第二層意思是杜甫把自己的主觀感情投射到「花」和「鳥」之上。因為「感時」,連花也為之「濺淚」,這其實是就花上的露水而產生的聯想;因為「恨別」,連鳥也為之「驚心」,這其實是就鳥在枝頭跳躍不安而鳴叫的情景而產生的聯想。花鳥這些無情之物尚且如此,何況是人呢?
「烽火連三月」與上文「感時」、「恨別」相呼應,這就更明確揭示出「濺淚」和「驚心」的原因。「家書抵萬金」一句,詩人飽含深情,以誇張的語言真實地寫出了在戰亂環境中盼望得到家人音訊的急切心情。最後兩句,表示詩人愁苦之深。這愁苦使他頭髮變白,且愈來愈稀疏,簡直到了不能用簪束髮的地步。詩人透過對自己外貌的描寫,反映內心極度愁苦的心情。
這首詩結構嚴謹、構思綿密。全詩八句,前四句寫春望之景,詩人睹物傷懷;後四句寫春望之情,詩人憂懷家國,黯然神傷。
返回目錄
官倉鼠
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一 作者簡介
曹鄴(公元816—875),字業之,一作鄴之,唐代桂州(今廣西省桂林市)人。大中四年(公元850)進士,是唐末詩人中仕宦較為顯達的一位。他為人正直耿介,詩作常針砭時弊,反映民間疾苦,諷刺貪官污吏,能言人之所不敢言。他的詩語言通俗,近於民謠,和同輩詩人輕浮綺艷的風格不大相同。
二 背景資料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朋黨傾軋,宦官專權,從皇帝到縣吏,無不貪殘暴虐,國家被搞得烏煙瘴氣,民變四起,後來終於爆發了黃巢之亂。這首詩便是在晚唐這樣動盪的社會背景下寫成的。
三 注釋
官倉:官府的糧倉。
斗:古代量米的一種容器,口大底小,有柄。此處形容老鼠體積非常大。
健兒:士兵。
遣:使得。
朝朝:每天早晨,可引伸為天天。
君:您,指官倉鼠。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對官倉鼠的形象作了一個特寫。由於身處糧倉,環境優裕,牠們可以飽食終日而無所事事,所以長得特別碩大。令人氣憤的是,牠們竟然肆無忌憚,看到人來了居然也不走開。如今,連作戰的士兵都食不果腹,老百姓也在挨餓,是誰一天天把這些糧食送入牠們口中的呢?詩人寫這首詩,只為描繪在官倉活動的老鼠嗎?所謂「官倉鼠」,其實是指貪官污吏,他們肆無忌憚地吞噬 國家積存的民脂民膏,致令民不聊生,國力大損。
詩的前兩句,以誇張的筆法描寫「官倉鼠」,突出了牠與一般老鼠不同之處:身大如斗、見人不走。老鼠向以「小」、「怯」為特徵,而「官倉鼠」卻相反,為甚麼會這樣的呢?詩人沒有直接給讀者一個答案。到了第三句,詩人由描寫鼠轉到寫人。官倉鼠肥,軍民無糧,形成了鮮明對比,令人觸目驚心,並為末句的出現下了伏筆。社會的嚴重不合理現象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作者故意用問話的方式來揭破。是誰教官倉鼠天天吃得肚滿腸肥?貪官肆無忌憚、有恃無恐,是誰在後面縱容撐腰呢?筆鋒直指當道者,卻妙在點到即止,把思考的餘地留給了讀者。
這首詩構思精巧,用令人憎惡的老鼠來比喻貪官污吏,實在貼切得很;而且語言通俗明白但筆鋒犀利,字字凝聚詩人無限憤慨之情。
返回目錄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一 作者簡介
蘇軾(公元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
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二 背景資料
蘇軾於神宗熙寧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長十五公里,三面環山,東側是沖積平原。湖中有蘇堤、白堤,分水為裏湖、外湖、後湖,以十景馳名中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即因蘇軾而來。他在杭州任官其間,疏導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頃,並築堤防洪,當地人即稱之為「蘇堤」。這一首作於熙寧六年(公元1073),是他題詠西湖的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飲湖上初晴後雨》共兩首,這裏選的是第二首。
三 注釋
飲湖上:在湖上飲酒。湖指西湖。
瀲灩: 粵 [斂驗],水波蕩漾的樣子。
方好:才顯得美。
空濛:雨霧迷茫的樣子。
亦奇:也很奇妙。
西子:西施,春秋時越國的美女。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所敗,退守會稽,乃定下一計,令范蠡獻西施給吳王,夫差果為她的美色所迷,荒廢朝政,終被越國所滅。
淡妝:只略加修飾。
濃抹:著意打扮。
相宜:合適。
四 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題詠西湖的詩歌。這一天,詩人到西湖遊覽,最初,天色晴朗,陽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閃動,非常好看。後來天色轉陰,下起雨來,雨霧迷漫,山色朦朧,又別有一番情調。西湖正如那儀態萬方的美人西子一樣,無論是淡雅或濃艷的打扮,都恰到好處,美麗動人。
前兩句用白描和對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所呈現的不同的美態。第一句描寫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讚美雨天的山色,兩句從剛晴又雨的具體情景著筆,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準確描繪。「瀲灩」、「空濛」等詞用得極精當、傳神。詩人這兩句固然是寫當日遊湖時「初晴後雨」的眼前實景,但他沒有平素對西湖詳細的觀察和別有會心的領略,相信很難這樣提綱而總括其全。
第三、四句,詩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說明西湖在任何時候都不減丰姿。詩人心與景會,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聯想到西施的「濃妝淡抹總相宜」,喻體(西子)和本體(西湖)之間,除了從字面上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主要著眼點在於二者同具有天賦的自然之美,正因為如此,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濃妝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極富詩意。詩人利用想像中西施的美,來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從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
全詩構思高妙,概括性強,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傳神地勾勒出來。直到今天,人們到西湖也一定會想起蘇軾這一首詩。
返回目錄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一 作者簡介
于謙(公元1398—1457),字廷益,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成祖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進士,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蒙古瓦剌部族入侵,在土木堡大敗明軍,俘去英宗,進逼北京。于謙出任兵部尚書,擁立景帝,反對南遷,並率軍打敗了瓦剌軍,使政局轉危為安。景泰八年(公元1457),英宗回朝後,他以「謀逆罪」被誣陷殺害,卒年五十九歲。萬曆間得到平反,諡忠肅。他的詩,不事雕琢,質樸剛勁,多憂國憂民和自述品格情操之作,詩中往往反映他的堅定意志和樂觀精神。
二 背景資料
這首詩寫於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當時于謙十六歲。他借石灰作比喻,說明自己忠誠為國,不怕犧牲的不平凡抱負。從他一生的言行來看,這首詩成了他的真實寫照。
三 注釋
石灰:此處指石灰石,可燒製成粉狀的生石灰或熟石灰,廣泛用於建築、農業和醫藥等方面。
錘:粵 [槌],敲打東西的工具。
擊:敲擊。
等閑:尋常,隨便。
清白:純潔,沒有污點。
四 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借吟詠石灰來抒發胸懷的詩作。石灰原是來自深山,採石工人歷經千辛萬苦,才能開鑿出來。經過窯爐中熊熊烈火的焚燒,最後變成顏色潔白的粉末,以後無論被用到什麼地方,都是以清白的面目示人。
詩的前兩句描寫石灰的開採燒製過程。詩人用這一過程來比喻一個人的鍛鍊成長。「若等閑」,好像平常一樣,既是石灰的人格化,也是詩人不畏艱險的人生態度的自我寫照。後兩句是讚頌石灰的犧牲精神。這兩句從字面上看,全是寫石灰。石灰燒製成功供人使用的時候,必須給壓成粉末,說得形象一點,便是粉身碎骨了;石灰的顏色潔白,所以給使用後,就把自己潔白的顏色留在人間。其實,詩人亦藉此抒發自己的心懷,希望在世間留下清白的好名聲。「粉身碎骨」和「清白」,既寫石灰,又寫自己,運用了雙關的手法,巧妙地把石灰的特點和功用與詩人的意志和品質交融在一起。
全詩句句詠物,又句句詠懷,明白如話而又詩味雋永,是于謙的代表作之一。
返回目錄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一 作者簡介
崔顥(公元705─754),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唐開元年間進士,當過一些官職。他在唐代詩名已很大,但事跡流傳甚少。早期的詩多寫婦女生活,也不乏譏諷權貴之作,俱富於樂府民歌的本色。後來他漫遊各地,從軍出塞,詩歌題材轉以邊塞風光及戰爭為主,風格亦變得雄渾奔放。
二 背景資料
湖北武昌有黃鶴山,山的西北有黃鶴磯峭立江中,磯上建有黃鶴樓(舊址在今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可以俯瞰長江,極目千里。傳說古代有仙人子安(一作費文褘)曾乘黃鶴經過這裏,因而得名。此樓歷代屢毀屢建,詩人題詠者甚眾。1985年黃鶴樓移至高觀山今址重建。
關於崔顥的《黃鶴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李白來到黃鶴樓遊覽,本想提筆賦詩,可是見到這首詩後便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說完便棄筆而去。雖然這未必實有其事,但亦可見這首詩在人們的心目中成就極高。
三 注釋
黃鶴:鳥名。據傳說古人得道成仙,會駕鶴升天而去。
昔人:指騎鶴的仙人。
空餘:徒然留下。
悠悠:空闊無邊際的面貌。
川:此指漢江。
歷歷:清晰分明的樣子。
漢陽:地名,武昌西北,在黃鶴樓對岸。
萋萋: 粵 [妻],草木茂密的樣子。
鸚鵡洲:在武昌北面,長江當中,今已淹沒。
日暮:日落。
鄉關:家鄉。
煙波江上:倒裝語,即「江上煙波」,指江面上煙霧籠罩。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抒寫崔顥登黃鶴樓的所見所感。在讚歎山川壯美之餘,流露出懷念家鄉的深情。
傳說古代曾有仙人乘黃鶴經過此地,但詩人來到卻見不到黃鶴的蹤影,只留下一座空有其名的黃鶴樓。原來黃鶴早已一去不返,但天際白雲,千百年來依然如故,飄蕩在寂寥的長空。黃鶴既不可得見,那麼詩人登上黃鶴樓見到了甚麼呢?他舉目望去,萬里晴空底下,對岸漢陽的高樹和江中鸚鵡洲的碧草都清晰地映入眼簾,然而詩人並未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中;亭亭綠樹,萋萋芳草,反倒勾起了這位游子的綿綿鄉愁。隨著暮色降臨,江上的霧氣越來越重,詩人的鄉愁也越來越濃;他在心底不禁歎問:「我的故鄉究竟在何處呢?」
詩的前四句一氣貫注,很有氣勢。本來七言律詩最忌重覆用詞,但由於這首詩情真意切,詩句脫口而出,所以自然流暢,毫無拖沓之嫌。而且「黃鶴」一詞接連三次出現,頗能緊扣詩題,點出黃鶴樓的來歷;又連用兩個「去」字、兩個「空」字,亦能表現出詩人吊古傷今的情懷;「去」字喚起歲月已逝不再回之感,「空」字又表現出世事茫茫之慨。律詩第三、四句本應對偶,但此詩不拘格律,不求對偶工整,「一去不復返」連用五個仄聲,「空悠悠」連用三個平聲,意到筆隨,這可視為七言律詩形成前期的過渡痕跡。後四句轉為典型的律句,第五、六句對偶工整,寫登樓所見的景色。第七、八句由景生情,抒發對遠方故鄉的思念,千種思緒猶如江上煙波迷茫無盡,借暮景襯托鄉愁,情景交融。
這首詩在當時已享有盛名,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和《鸚鵡洲》都是模擬此詩而作。
返回目錄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一 作者簡介
李商隱(公元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泌陽縣)人。開成二年進士。當時牛、李黨爭劇烈,他被捲入漩渦,在政治上受到排擠,一生困頓失意。李商隱和杜牧齊名,是晚唐重要詩人之一。他的詩多寫時代亂離的感慨,個人失意的心情。其中有不少借古詠今的詠史詩和纏綿悱惻的愛情詩。由於時代混亂、遭遇坎坷,詩中往往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感傷情緒。他在詩歌藝術上善於廣泛地從多方面學習前人,又能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特點在於構思縝密、想像豐富、語言優美、韻調和諧。
二 背景資料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時期,有幾種不同的看法。因為對寫作年份的不同看法,因而有人推斷這首詩是李商隱寫給妻子的,也有人說是寫給朋友的。但從詩歌的內容及情調來看,不少論者都認為前者的說法比較恰當。還有一些選本,詩題是《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即妻子的意思。大抵詩人當時在四川東部,妻子在家鄉河南,在四川的北面,所以詩題作《夜雨寄北》。
三 注釋
君:對對方的尊稱,即「您」。
歸期:回家的日期。
巴山:泛指四川東部的山。
巴:指四川東部。
漲秋池:秋雨連綿,池水漲滿漫溢。
何當:何時,盼望之詞。
剪西窗燭:這裏形容夜深的時候。
西窗:代指臥室。
剪燭:剪去燒殘的燭芯,使蠟燭明亮起來。
卻話:回過頭來再說起。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他鄉時懷念妻子而作。詩人接到家裏的來信,妻子問他何時回去,可是他自己也未能確定歸期。這一夜,只聽見巴山秋雨淅瀝,不停地下著,相信池水漲滿,快要溢出來了,而詩人對妻子的思念,也越來越深了。詩人在想,甚麼時候他回到家裏來,與妻子在西窗之下剪燭夜話,和她說起現在一人在巴山夜雨時的相思情景,定有一番滋味。
第一句是一問一答,妻子問歸期而詩人答歸期未卜,給人以一言難盡之感,羈旅之苦躍然紙上。第二句寫此時此刻的巴山夜雨,烘托詩人的愁思。一個「漲」字,語涉雙關,隨 池水上漲,離愁也同時逐漸滋長起來。第三、四句,由思念寫到希冀,反襯出更深一層的思念。今晚詩人在巴山聽雨,寫詩給妻子的情景,他日重逢的時候,將成為夫妻西窗之下剪燭夜談的話題。「何當」與「卻話」兩組虛字的運用,不但見出詩意的曲折,也開闢了新的時空境界。前後兩個畫面,一個淒清,一個溫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妻子是詩人此刻最大的慰藉這一層意思,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近體詩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複的,這首卻打破常規,第一句「期」字重用了兩次;最特別的是「巴山夜雨」四字,前後重複,第二句「巴山夜雨」是詩人身在巴山雨夜的 述,第四句「巴山夜雨」是將來回家談到巴山雨夜的設想,構成章法與音調的回環往復,恰切地表現了時間與空間回環往復的意境。全詩語淺情深,曲折含蓄而不失清新流暢,別具一格。
返回目錄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一 作者簡介
鄭燮(公元1693—1765),號板橋,江蘇興化(今江蘇省揚州市)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乾隆年間進士,曾任知縣,政績清明,頗得百姓愛戴;後因得罪某些豪商贓官,被誣貪污,終黜官回鄉。他在當時已是很有名的藝術家,他的書法以隸、楷、行三體相參,自稱為「六分半書」;他的畫以蘭、竹、石見長,隨意揮灑,筆趣橫生。他的詩風真率自然,多反映人民疾苦,抒寫落拓不羈的情懷。
二 背景資料
題畫詩文在鄭板橋的作品中佔有相當大的數量,《板橋集》中收有近四十篇,而題竹的詩文就佔有十幾篇。這些詩文和蒼勁秀拔的畫幅相映成趣,互相補充,更深刻地表現了鄭板橋的心曲,其中尤以這首最為人所傳誦。此詩集中表現了他的品格,表現了那種剛烈、堅韌、不畏任何艱險,不怕任何打擊的崇高精神,可說是鄭板橋一生的寫照。
三 注釋
咬定:形容竹子紮根青山,緊抓著泥土不放,如同咬住一般。
破岩:裂開的石頭。
千磨萬擊:指強大的外部力量對竹子的折磨摧損。
堅勁:堅定挺拔。
任爾:任憑你。
四 賞析重點
詩的題目叫《題竹石畫》,可見這是一首題畫詩。畫中景物如何佈局安排,讀者可以靠詩歌的描寫想像得到。巍峨的青山之顛,翠竹挺拔峭立,它的根部正緊緊地抓住山石,毫不放鬆。原來它植根於石縫之中,一不小心,就有連根拔起的危險。竹子把根紮牢,任憑什麼方向吹來的風,全然抵擋得住,愈遇折磨襲擊,它竟愈加堅韌。
全詩以岩石為襯托,極寫竹子的精神。首句寫根堅,詩人把竹根比做牙齒,緊緊咬住堅硬的青山岩石,一點也不敢懈怠。一個「咬」字使讀者感到多麼頑強的力量。但為什麼它要如此費力呢?第二句說明原來它立根破岩。詩人先寫現象,再寫原因,突出竹的頑強生命力。如果我們把這竿韌竹當作人來看的話,這句詩正好說明他非常重視如何在社會中立足。竹子「立根破岩」不但不足慮,反倒磨練出堅韌的特質;人面對貧窮亦不足恥,反而正好磨礪自己的品格。第三句進一步表現了竹的無畏精神。「還」字突現竹子戰勝「千磨萬擊」時驕傲的姿態。末句寫竹所遭受的各方面打擊,把石中韌竹的形象推到高峰。「任」字點出竹子挑戰困難時的自信和勇氣。由此我們看到一種對世俗蔑視、對高壓不屈、對引誘冷嘲、對磨難抗爭的人生態度。全詩表面寫竹,實際寫人,寫一種高貴的品質,寫一種難得的性格。
短短四句詩,無僻字,不用典,通俗明白,卻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第一句寫根堅,第二句寫石基,第三句寫磨難,第四句寫骨氣;句句推進,前後照應,看去明白如話,內含深刻哲理,教誨世人做人應有的準則。
返回目錄
家誡
歐陽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捨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一 作者簡介
歐陽修(公元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未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母親用蘆桿教他認字。仁宗天聖年間進士,曾任參知政事等職。
歐陽修是當時公認的文壇領袖,對宋代文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散文;詩、詞各方面都成就卓著,其中散文的成就最高。
二 注釋
「玉不琢」四句:原出《禮記‧學記》。意思是璞玉不經琢磨,不會成為貴重的玉器。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會明白道理。
常德:恆常不變的本質。
害:損害。
性:品性。
因物則遷:隨著外部環境改變。
捨:放棄。
可:這裏表示反問,難道可以的意思。
念:考慮,反省。
三 賞析重點
本文把人的品性與玉的本質作對比,闡明了學習對於人的重要意義。
《禮記‧學記》這樣說過: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人不通過學習,不能知道做人的道理。然而玉石作為一種天然物質,具有恆常不會變化的品質,即使不將它雕琢為玉器,也不會損害它作為玉石的本質。但是,人的品性則會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不學習,則不可能成為君子而只能變成小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返回目錄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一 作者簡介
周敦頤(公元1017—1073),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省道縣)人,因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築濂溪書室講學,世稱濂溪先生。他提出「文以載道」的主張,有重道輕文的傾向,對後世理學家的文學主張頗有影響。
二 注釋
說:文體的一種,一般重在說明、解說,凡以「說」命題的文章,往往帶有雜文、雜感的性質。
蕃:繁多。
陶淵明:即陶潛,晉代大詩人,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菊花,《飲酒》詩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獨:唯獨。
李唐:指唐朝,因皇帝姓李,所以稱李唐。
牡丹:花朵碩大豔麗,唐朝的人極為喜愛,尊為「國色天香」;京城名種,價值逾萬。劉禹錫《賞牡丹》詩云:「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予:我。
淤泥:污泥。
不染:不受污濁環境的玷污。
濯清漣而不妖:經過清水的洗滌,顯得潔淨而不妖媚。
濯:粵 [擢],洗。
清漣:清水。
妖:妖媚。
中通外直:指蓮花的梗中心貫通,外表筆直。
不蔓不枝:不蔓延生長,無枝葉。
香遠益清:香氣遠飄,更加覺得清香撲鼻。
亭亭淨植:潔淨地挺立在水面上。
亭亭:聳立的樣子。
淨植:潔淨地直立。
褻玩:肆意玩弄。
隱逸者:隱居的人。
噫:歎詞,「唉」的意思。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自陶淵明之後就很少聽說有人這樣愛菊了。
鮮:粵 [冼],少。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喜愛牡丹的,當然人多得很呀。
宜乎:當然。
三 賞析重點
本文作者借物述志,以蓮花自況,透過讚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表達自己高潔的志趣以及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處世態度。
水上陸上有很多可愛的花草。晉代陶淵明獨愛菊花,自唐代以來世人都喜愛牡丹。周敦頤則只愛蓮花,因為它雖然從污泥裏長出來,但不被泥垢沾染。它經過清澈的水波洗滌,一點也不顯得妖媚。梗中間貫通,外表筆直,不蔓生也不長旁枝。香氣飄得越遠,越覺清香。它挺立在水中,人們只可遠遠地欣賞,不可輕慢地玩弄。周敦頤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人,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在陶淵明之後,已經很難找到喜愛菊花的人,像他一樣喜愛蓮花的人又能有幾個?大多數人是愛牡丹的呀!
返回目錄
大學之道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一 作者簡介
《大學》是《禮記》中皂一篇,約為秦漢之際儒家皂作品,一說是曾子所作。宋代朱熹把《大學》和《中庸》從《禮記》中抽出,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並著有《四書章句集註》,解釋這幾本書的義理,作為中國讀書人進德修業必先誦讀的篇章。自宋以來,「四書」作為中國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二 注釋
大學之道:立身處世最根本的學問。
明明德:彰顯人類與生俱來的光明美善的德性。上一個「明」字是動詞,彰顯的意思;下一個「明」字是形容詞,光明的意思。
新民:使人們革掉身上的舊習。「新」,指革舊更新。「新」一作「親」,「親民」解作親近民眾。近代學者有人認為兩種解釋可互相補足,要親近民眾,才可教化民眾,幫助他們革去舊習。
止:此處用作動詞,達到。
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止:此處用作名詞,指所到達的地方。
定:確定的志向。
靜:心不妄動。
安:安定。
慮:思慮周詳。
得:達到理想中至善的最高境界。
三 賞析重點
朱熹曾引述他的老師程頤的話,認為《大學》是孔子留傳下來的書,為初學的人提供進修德行的門徑,可以從中認識古人做人做事的步驟,這裏所選的片斷,原列在全書之首,闡明《大學》的綱領思想。
做人立身處世的基本道理,在於彰明自己本來已有的美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革掉舊有的陋習,從新做人,再進一步使人們達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要達到這個目標後,才會有定的志向;有了確定的志向,才能心無雜念,平靜不亂;心靜,人才會覺得安穩;安穩,才會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然後才能達到善的最高境界。世上萬物都有本末,事情都有終始,能夠明白它們的先後次序,那就切合大學的道理了。
返回目錄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 作者簡介
劉禹錫(公元772—842),字夢得,唐代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貞元年間進士,因參加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他是中唐時著名詩人,與柳宗元、白居易齊名。
二 背景資料
「銘」是文體的一種,通常篇幅簡短,以精約的韻文刻於器物上面,因器喻志,借物抒情,大都會有記功述德或警惕嘉勉之意。
劉禹錫參政失敗,屢遭遷謫,在五十多歲時,貶到和州出任刺史。一般認為,劉禹錫的陋室就是建於這個時期。所謂陋室,是指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他在和州安居陋室,勤理政務,閒時吟詠自娛,這便是他借居所而抒發情志的一篇銘文。
三 注釋
有仙則名:有仙人居留便聞名遠方。
有龍則靈:有蛟龍潛藏就有靈氣。
斯是:「斯」、「是」都是指示代詞,無論單用或連用,都解作「這」。
唯:語氣詞,這裏有「只因為」的意思。
馨:能散佈到處的香氣。《左傳‧僖公五年》:「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以香氣比喻美好的德行。
苔痕上階綠:青苔長到臺階都綠了。
草色入簾青:青青的草色透過竹簾映入室內,使陋室裏也帶有青草的碧綠色。
鴻儒:學識淵博的學者。
白丁:無官職的平民百姓,這裏指沒有文化修養的人。唐代服色,以黃赤色為最高貴,紅紫為上等,藍綠次之,黑褐最低,白色則為無官職都所服。
調素琴:彈奏不加雕飾、樸素無華的琴。
調:撫弄。
素:無飾。
金經:用泥金(一種金色顏料)書寫的佛經。
無絲竹之亂耳: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聽覺。
絲竹:「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絲竹合稱,泛指音樂。
無案牘之勞形:沒有繁忙的公務傷神勞身。
案牘:指官場文書。牘: 粵 [讀]。
勞形:使身體勞苦。
南陽諸葛廬:指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未出山前隱居的南陽草廬。
西蜀子雲亭:西漢文學家揚雄(字子雲)在蜀郡成都所建的「草玄堂」。
何陋之有:有甚麼簡陋不簡陋呢?語出《諭語‧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四 賞析重點
作者通過對自己簡陋居室的描寫,表現了自己潔身自好、孤芳自賞,不與世俗權貴同流合污的思想情趣。
作者先以名山靈水作為陪襯,為陋室正名。天下山川,只要能隱仙臥龍,就會聲名遠播,引起世人的嚮往;此時山的高低、水的深淺已不是品評、衡量山水是否「名」與「靈」的尺度了。同理,一間居室房舍的價值,關鍵也在於住在裏面的人品格如何,而不在於它是金碧輝煌還是樸素簡陋。陋室,自會因主人的高潔品性揚名。所以,作者才會自豪地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當然,文章中的陋室,並不破落,大抵僅是地方比較擠迫,陳設簡單而已。根據作者的描寫,陋室環境清幽,台階上苔痕碧綠,簾外草色青蔥。這裏常來的,有議論縱橫、談笑風生的大學習,從沒有不學無術、奔走鑽營的俗客。主人閒來彈素琴、 讀佛經。這裏既有擾人清靜的俗樂,也沒有煩人心神的文牘公務。這樣的陋室,如同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草玄堂」一樣。孔子也說過,君子居住的地方,怎會給人簡陋的感覺呢!
這篇銘文開頭以山水作為引子,接著就以陋室為主體,由室中所見之景,寫到室中往來之人,進而道出室中所作之事;作者運用詩體化的語言,描了一幅陋室高士圖。
作者對陋室的描寫,可謂井然有序。第一層用對偶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點染陋室環境幽靜;「上」「入」二字化靜為動,似乎青苔綠草也有了靈性。第二層用另一組對偶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室中往來的人,渲染陋室氣氛的高雅。第三層寫室中所行之事:「可以調素琴」四句,作者以調琴、讀經抒寫獨處陋室的閒適情致;「亂」「勞」二字,寫盡對世俗和官生活的厭倦,並露出孤芳自賞的情緒。
文末「南陽」二句,作者引「諸葛廬」「子雲亭」對舉,進一步突出題旨,作者以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的居室作比附,含有與古代名士志趣相同的自豪。銘文最後引用孔子名言作結,與開頭的「德馨」遙相呼應,結構完密無隙。孔子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因此文中「何陋之有」實際上隱含「君子之居」之意,表達了作者追求高尚道德的堅定信念。
返回目錄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