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畫雞

2.        花影

3.        垓下歌

4.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5.       宿新市徐公店

6.       絕句

7.       憫農(其二)

8.         東施效顰

9.         鐵杵磨針

10.     閔子騫童年

 

畫雞

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一 作者簡介

唐寅(公元1470—1523),字伯虎,吳縣(今屬江蘇省)人。明代畫家、文學家。他年少而有才名,為人風流倜儻;廿九歲時中鄉試第一,故人稱「解元」,後因牽涉科場舞弊案,徹底失去仕進機會。唐寅此後以賣畫為生,山水、人物、花鳥他都擅長,工筆、寫意俱佳,兼善書法,亦能詩文。

 

二 注釋

寅:粵 [仁]。

裁:剪裁,縫製。

走將來:走過來。

將:語助詞,表示動作的開始。

輕言語:輕易說話。

 

三 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題畫詩。畫面本是靜態的,詩中呈現的卻是生動的生活場景:遠遠的有一隻雄糾糾的大公雞正昂首闊步地走過來。頭頂著大紅雞冠,全身的羽毛潔白光亮,顯得格外神氣。牠輕易不肯開口,因為只要牠引吭啼叫,便要驚動千家萬戶了。

詩的前半部寫雄雞的外表形象,牠有鮮紅的雞冠,雪白的羽毛,「紅」與「白」的色彩照應,簡單而明亮,給人以精神飽滿,氣宇軒昂的感覺。「走將來」三字,將牠昂首闊步的形態生動地摹寫出來。後半部寫雄雞的內在品質,以欲顯先藏的手法傳寫牠的聲音,最後一句則點出牠真正不平凡之處。雄雞只在早晨特定的時間報曉,其他時間不會胡亂啼叫,所以牠「平生不敢輕言語」;牠一啼叫,便是東方吐白,新的一天來臨;千萬人家給喚醒了,開始這一天的生活。俗諺有云:「雄雞一鳴天下白」,自古以來雞就代表「除舊佈新」、「送走黑暗、迎接黎明」的吉祥象徵。雞鳴則光明至,以光明勝黑暗,以正義勝邪惡,民間每以雞來做為辟邪之物。古人更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說,以比喻君子之不畏邪惡。那麼,詩中、畫中的雄雞,很可能也就是詩人的自況。

「一叫千門萬戶開」,不但寫出了「雄雞一鳴天下白」這一事實,同時也帶有神話的色彩。在《玄中記》中說,東南有一座桃都山,山上有一棵大樹,名叫桃都。樹上有一隻天雞。牠在日出之時就會鳴叫,之後全部的雞都會隨之而鳴。畫中氣派不凡的雄雞是不是天雞呢?這就由讀者自己去想像了。

這首詩的語言通俗易懂,明白流暢,讀者可單就字面去理解詩的內容,亦可結合中國的文化及詩人的經歷去深入探討詩的含意,為讀者提供了不同的欣賞層次。

 

返回目錄

 

花影

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一 作者簡介

蘇軾(公元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

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二 注釋

重重疊疊:指花影斑駁迭映。

瑤台:傳說中為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裏指建築精美的樓台。

掃不開:掃不走。

收拾:執拾、整理。

送將:「送」和「將」意思一樣。

 

三 賞析重點

這首詩以幽默俏皮的口吻,表達一種獨特的生活情趣。花影重重疊疊,映在華美的樓台上。詩人幾次叫書童來打掃,卻怎麼也掃不去因為影像不是實物,是不會被掃去的。要等到太陽下山,才能把花影帶走,但月亮一出,又把花影送回來了。

詩歌所詠的是「花影」,詩中的每句都緊扣「花影」二字,但是通篇卻沒有一個字提到「花」或「影」。首句寫濃密的花影映在樓台上,花影清雅,樓台精美,互相映襯,立刻便能把人帶進詩意的國度去。第二句運用反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詩人不喜歡花影,要叫童子把它掃去。實際上似嗔實愛,讀起來饒有情趣。接著兩句以擬人手法寫太陽和月亮,一個把花影帶走了,一個把花影送回來。這兩句語氣好像有些不耐煩似的,其實表現了詩人的幽默。詩中的太陽、明月、花影好像一群頑皮的孩子,與詩人玩 捉迷藏的遊戲,而詩人的心也在這遊戲中變得年輕而富有活力。詩人擺出一種很「認真」的姿態,像是很想把「花影」掃掉,但讀者可以發現他賞花由白天看到夜晚,晝夜各得其趣,便知道他一點也不討厭花影了。

這首詩寫的是生活上的一件小事,但妙趣橫生。全篇著墨不多,卻有層層變化;語言自然,讓讀者彷彿聽到詩人像個老頑童在裝模作樣戲謔花影,令人叫絕。這首詩充分反映了詩人觀察事物的細膩,以及獨特的藝術創造才華。

返回目錄

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 作者簡介

項羽(公元前232—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縣西)人,祖先是戰國時楚國的貴族。秦末群雄並起,項羽率兵起義,屢破秦軍。秦滅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和另一支起義隊伍的領袖漢王劉邦爭天下。楚、漢兩軍相爭五年,最初漢軍屢為楚軍所敗,後來卻反敗為勝。最後一戰,楚軍被圍於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兵少糧盡,楚軍瓦解,項羽逃至烏江(今安徽省和縣東北)自殺。

 

二 背景資料

這首詩是項羽被圍於垓下時所作的。當時項羽被漢軍重重包圍,夜中聽到四面傳來漢軍高唱楚歌的歌聲,驚異漢軍中楚人之多,疑心自己的根據地楚國已被漢軍佔領,於是披衣起來,坐在帳中飲酒,慷慨悲歌。項羽把這首歌自吟數遍,在他身邊的愛妾虞姬也跟他一起吟唱。在他身邊屈指可數的士卒,聽後泣不成聲。

項羽在突出重圍後,覺得無面目見江東父老,在烏江(今安徽省和縣東北)邊自刎。其實項羽至死仍沒有認識到他失敗的真正原因,最後還說:「今天被困在這裏,乃是上天要我滅亡,不是我用兵之過。」項羽的失敗並非偶然。他雖勇武過人,但缺乏遠見,又不善於用人,亦不能順應民心,終於陷入孤立,戰敗自殺。

 

三 注釋

垓:粵 [該]。

兮:粵 [奚]。是楚國人的慣用語助詞,相當於「啊」,戰國時代屈原的作品,也是將兮字放在連句的轉折處的。所以本詩是用楚國人口吻,直抒胸臆的作品。朗讀此類篇章,在兮字處應略作停頓。

氣蓋世:氣字此處解才能、功績。項羽自負他的才能、功績超越同一時代的人。

騅不逝:戰局不得利,坐騎不能衝出重圍。

騅:粵 [錐]。毛色青白相雜的馬。這裏指跟隨項羽多年的戰馬。

逝:奔馳。

可奈何:可以怎麼辦?

虞:項羽的侍姬,姓虞,故稱為虞姬。

奈若何:該為你作甚麼安排呢?

若:你。

 

四 賞析重點

這是一曲末路英雄的悲歌。項羽在八年的領兵生涯中,所向披靡,身經大小七十餘戰,未嘗敗北,尤其是與劉邦的爭霸天下,劉邦每戰皆敗,自己卻屢戰屢勝,但如今被圍在垓下,耳聞四面楚歌,面臨一敗塗地的局面,就連愛妾虞姬亦且不保,憤慨之情難以抑制,深深覺得命運弄人。

「力拔山兮氣蓋世」,項羽不僅自誇力氣大,足可以拔山,也自負有叱吒風雲,逐鹿中原的蓋世才幹,但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時不利兮騅不逝」,項羽不能檢討自己失敗的原因,事到臨頭,祇慨歎時運不濟,連自己心愛的烏騅馬也不能到處馳騁。烏騅馬不能再馳騁疆埸,其實也就意味著自己事業的終結。不但事業終結,就連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也不能保護。「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對愛姬最後絕望的呼喚,亦是自己痛苦的反問。據說虞姬聽罷這首歌,也立刻和唱了一首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即當場自殺。且不管這是真是假,但這悲淒場面,已成為後世很多小說戲曲的題材。

無論歷史對項羽的評價怎樣,從藝術的角度看,他在這首詩所表現出的英雄氣概、悲壯情懷,已足以感動後世無數的讀者。

返回目錄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作者簡介

楊萬里(公元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南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省)人。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進士,官至秘書監。他的性格剛直,不畏權貴,常受權奸排擠;晚年誓不出仕。他曾作詩二萬餘首,今存四千二百多首,是中國文學史上寫詩最多的作家。他善於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徵,寫得新奇風趣,語言亦自然活潑、生動巧妙,終自成一家,時稱「誠齋體」。

 

二背景資料

這首詩寫於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南宋朝廷設於杭州,當時作者在朝廷任秘書少監,因此對杭州的名勝西湖相當熟悉;他在這首送別朋友的詩裏,把夏日西湖風景描繪得栩栩如生。詩共兩首,這裏選的是第二首。

一說此詩為蘇軾所作,詩題為《西湖》。

 

三注釋

曉出:在早晨外出。

淨慈寺:當時著名寺院,在西湖西南,南屏山下;現在還存在。

林子方:楊萬里的友人。

畢竟:到底。

風光:風景、景象。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這裏泛指夏季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形容一望無際,遠處好像與天相接。

無窮碧:蓮葉一片碧綠,望不到盡頭。

無窮:無邊無際。

別樣紅:特別紅。指荷花與朝陽相映,紅得特別出色。

 

四 賞析重點

六月的一個清晨,詩人從淨慈寺出發,送朋友林子方到福建去做官,路過西湖邊,被當時美麗的景色吸引,不禁脫口讚美,寫下了這首小詩。

六月的西湖風景之美,到底不是其他三季所能比的。放眼望去,滿湖碧綠的蓮葉,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遠方,像是沒有盡頭似的;鮮嫩的紅荷,在朝陽的映照下,色澤豔麗欲滴,顯得特別嬌美動人。

全詩以「畢竟」二字以領起,有一氣貫穿的語勢,突出詩人對西湖風光的強烈讚歎。「畢竟」本來是修飾「不與四時同」的,如今將它提前,顯得先聲奪人。接著,詩人把「西湖六月中」的風光,和「四時」的比較,自然引起讀者的興趣。大家都想知道:六月的西湖和其他季節有甚麼不同呢?究竟美在甚麼地方?第三、四兩句,就自然接到具體的景物描寫上去。詩人選擇了西湖夏天最具代表性的景物來寫,那就是荷。上句寫荷葉,下句寫荷花;寫荷葉突出一個「碧」字,寫荷花突出一個「紅」字,色彩鮮艷。詩人還有更高一籌的構思:荷葉有「天」陪襯,荷花有「日」輝映,使讀者如親臨湖上,千頃荷花就在目前,有開闊明朗之感。詩人運用對偶句法,把這兩句合成一聯,構成一幅極其明麗的圖畫,這就準確地寫出西湖不同於其他地方、不同於其他季節的動人景色。

楊萬里善於七絕,工於寫景,以白描見長,這首詩即體現這一特點。凡是夏日到過西湖的人,無不歎服詩人狀寫迫真的寫景技巧。

返回目錄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一 作者簡介

楊萬里(公元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南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省)人。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進士,官至秘書監。他的性格剛直,不畏權貴,常受權奸排擠;晚年誓不出仕。他曾作詩二萬餘首,今存四千二百多首,是中國文學史上寫詩最多的作家。他善於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徵,寫得新奇風趣,語言亦自然活潑、生動巧妙,終自成一家,時稱「誠齋體」。

 

二 注釋

新市:地名。

徐公店:客店名。

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的樣子。

一徑深:一條通往幽深之處的小路。

陰:樹葉茂盛濃密。

急走:奔跑著。

 

三 賞析重點

這首詩將農村日常生活裏見到的平凡事物,稍加點染,繪成一幅妙趣橫生的「兒童撲蝶圖」。

籬笆疏疏落落,一條小徑向遠處伸延。樹上杏花、桃花以及各種春天早開的花兒已經凋謝了,枝條上只留下新長出來的綠葉,還沒有形成濃密的樹蔭。調皮的孩子在奔跑,原來他們追著要捉那黃色的蝴蝶。蝶兒偏偏又飛進了油菜田中,那一片金黃色的菜花,猶如千萬隻蝴蝶迎風欲飛,哪是菜花,哪是蝴蝶,實在不好分辨呢。

前兩句淡淡幾筆,很有層次地描繪出春末夏初農村景物的特徵:在低處,疏落的籬笆、小徑,由近處伸延到遠處;在高處,樹枝上長出的新葉還不很繁茂。「樹頭花落未成陰」,是初夏樹木生長的特點,詩人必經過細緻的觀察,才能對自然景物作出這樣真切的描繪。在這靜物寫生的基礎上,畫面中出現了人物,還有動態:孩童天真爛漫地追撲蝴蝶。詩的後兩句,既寫出了兒童的活潑可愛,也以菜花一片金黃的眩目色彩,進一步渲染了農村景色的和諧、美好。

楊萬里善於發掘日常生活中的詩意,捕捉瞬間的新鮮感受,渲染平凡事物中的情趣,不假藻飾,不避俗語,跳脫活潑,寫成一幅幅清新雋永的小品。這首詩正顯示了「誠齋體」的特色。

 

返回目錄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一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後遷居河南鞏縣。杜甫出身於書香世代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初唐名詩人杜審言。年輕的時候,他曾經漫遊吳、越一帶(今江蘇省、浙江省)。二十四歲赴洛陽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心裏很不愉快,又再到齊、趙(今山東省、河北省)等地漫遊。三十四歲的時候,他到了長安,在這裏住了近十年。透過他精微的觀察,發覺在這表面繁華的盛世,內部黑暗重重,皇帝荒唐,宰相貪污,政治腐敗,危機一觸即發。天寶十四載,安祿山攻陷長安,杜甫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得了一個左拾遺的官職。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棄官並移居成都,在浣花溪畔,築浣花草堂居住。晚年攜家眷離開四川,病死湘江旅途中。 杜甫的一生,經歷玄宗、肅宗、代宗三朝,這五十幾年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大時代。前有安史之亂,後有吐蕃入侵,地方上的動亂更是不勝枚舉。杜甫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及當時社會的面貌,因而被稱為「詩史」。杜甫透過他的作品,處處表現了他忠君愛國的情緒,故後世尊他為「詩聖」。

 

二 背景資料

這首詩寫於唐代宗廣德二年(公元764)春天。杜甫一家在成都已住了五年,多年遭逢離亂,現在生活較為安定,杜甫的心情自然較為恬靜。安史之亂平定後,杜甫覺得生活有了新希望,因而對周圍的景致也就特別感興趣,並寫了一些充滿生活情趣的小詩,本詩是一組四首題為《絕句》的七言絕詩的第三首。

 

三 注釋

黃鸝:即黃鶯,黃羽紅嘴,鳴聲婉轉動聽。

鸝:粵 [黎]。

翠柳:翠綠的柳枝。

白鷺:水鳥名,白羽長足尖嘴,遷徙時列隊群飛。

窗含西嶺千秋雪:表示從窗口可以遠眺西邊的雪山。

含:容納。 西嶺:指岷山,座落在成都的西邊,故稱為西嶺。 千秋:千載,千年,年代久遠的意思。
千秋雪:指岷山海拔在冰點以上,故終年積雪。

泊:停船靠岸。

東吳:此泛指三國時代吳國的屬地,大約相當於今江蘇、浙江兩省東部地區。

 

四 賞析重點

在這首詩裏,詩人用輕快、生動的筆觸,描繪出優美的成都郊野風光,表現了詩人的閑適心情。

杜甫用詩的語言「畫」出了四種景物,而這四種景物都圍繞一個主題:春回大地。草堂周圍的柳樹又披上了綠裝,這是春的色彩,一對可愛的小黃鸝在枝頭跳躍歡唱,這是春天的聲音。抬頭仰望,一行白鷺正展翅飛向藍天,正是春天的第一批客人。從窗口西望,白雪皚皚的岷山盡收眼底。冰溶水漲,在草堂附近的錦江上停泊著遠航的船。一年之計在於春,詩人開始盤算回歸的計畫,想到如果從這裏乘船,沿長江而下,經過一段很長的行程,就可以到達吳地了。 從繪畫的角度來看,這幅圖景,層次分明,色彩調和。西嶺積雪是遠景,江上泊船是中景,白鷺飛翔是中近景,黃鸝鳴柳是近景。這些景致交相映襯,形成了一幅佈局嚴謹,錯落有致的圖畫。而且,黃鸝、翠柳、白鷺、藍天,同時出現在一幅畫面上,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色彩絢麗,氣氛諧和。 這首詩雖然短短四句,但兩兩成偶,對仗極為工整,前兩句:「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綠」對「青天」;後兩句:「窗」對「門」、「含」對「泊」、「西嶺」對「東吳」、「千秋雪」對「萬里船」。全詩語言平易通俗,並無奇字險句,但自然流暢,描寫的景物錯落有緻,意境交融。

返回目錄

 

憫農(其二)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一 作者簡介

李紳(公元772—846),字公垂,唐代潤州無錫(今江蘇省無錫市)人,在武宗時官至宰相。在政治上,他是一個有抱負、有眼光的人,可惜他的前半生懷才不遇,後半生又捲入朋黨鬥爭的政治漩渦,不能實現他的濟世理想。在文學上,他是「新樂府運動」中的重要人物,和元稹、白居易關係密切,早年曾作《新題樂府》二十首,可惜沒有流傳。

 

二 背景資料

《憫農》詩共有兩首,這是第二首。詩題《憫農》,直接點明主旨,表示同情農民,並為他們作不平鳴。

 

三 注釋

鋤禾:為禾苗鋤草翻土。

飧:粵[孫],熟食,這裏應指煮好的米飯。

粒粒皆辛苦:每顆飯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以簡潔明瞭的語言描寫了農民在烈日下辛勤勞動的情景,慨歎糧食得來不易。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在田裏工作,一滴滴的汗珠,滴落在種植禾苗的土地之上。可是,又有誰聯想到,我們吃的每一頓飯,每一顆米粒,都是農民汗水的結晶呢?

詩的構思分兩個層次。首先詩人正面描寫農民耕種的場面,準確地抓住農夫艱辛勞動的一個特寫鏡頭,生動地塑造了倘汗水鋤地的農民形象。接著他用格言方式的詩句,把道理揭示出來:人們每天享用的盤中飧,都是農民的血汗。詩人的高超之處,是將前後兩聯巧妙聯繫起來,「汗」和「飧」遙相呼應,盤中的粒粒米飯,是農夫的顆顆汗珠換來的。

詩人善於選擇典型的場面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概括地表現農民們的生活,這首詩包含著勸導人們尊重農民和愛惜米糧的意思,但並無空洞的說教,寫得通俗明白而又親切感人,故千百年來得以廣為傳誦。

李紳的另一首「憫農」詩是這樣寫的:「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首詩更直接地反映了當時殘酷的社會現實,農民辛勤耕作,糧食豐收,但遭重重壓榨剝削,最後自己吃不到自己種的米,活活餓死,「秋收萬顆子」而「農夫猶餓死」的強烈對比,給讀者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返回目錄

東施效顰

莊子

       

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一 作者簡介

莊子(公元前369?—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人。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大概和孟子是同一時期的人。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極端厭惡當時混亂的社會,鄙棄人們虛偽的行為,主張人應當返樸歸真,按照大自然賦予人的自然本性去生活。他崇尚自然之美,反對一切人為雕飾。莊子的哲學,有很多精僻的見解,直到今天,仍能啟迪人們的思想。

 

二 背景資料

西施是中國傳說中的一位絕色美女。據說西施名叫施夷光,是春秋末期越國人。她的家鄉有兩個村子,分在東西,村中的人大多數姓施,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大家都叫她西施。住在東村的就叫做東施。

當時越國和吳國打仗,越國給吳國打敗了。越王勾踐想找美女獻給吳王夫差,用美色誘惑他;聽說西施有沉魚落雁般的美貌,於是就選中了她。越王勾踐命樂師教西施歌舞儀態,過了三年,讓大夫范蠡帶著西施進獻給吳王。吳王見西施貌美,立刻把她收為姬妾。

夫差自從有了西施以後,就常常與她一起四處遊玩,不再理會朝政。這使勾踐有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東山再起。最後越兵終把吳國滅了。

吳國滅亡之後,大夫范蠡不要越王的封賞,情願與西施終老於江湖。他趁著夜色帶西施悄然離去,自此不知所蹤。

 

三 注釋

顰:粵[頻],[pan4];皺眉頭。

病心:心有毛病。

里:古時居民聚居之地,相當於後來的「村」。

美之:以西施皺眉的樣子為美。

美:這裏作動詞,表示「認為……很美」。

之:此處指西施皺眉的樣子。

捧心:用手按著胸口,顯示不適。

堅:緊緊地。

挈:粵[揭],帶領。

妻子:妻室和子女。

去走之:離開村子逃走。

之:代詞,「這裏」的意思,此指村子。

彼:她,指東施。

所以:為甚麼。

 

四 賞析重點

這節文字通過描寫一個醜女拙劣地去效仿別人,卻適得其反的故事,說明了不應盲目模仿的道理。

西施有胸口痛的毛病,常在村中看見她緊緊地皺著眉頭。同村的一個醜女見到她這這個樣子,認為非常好看,回去以後也學她用手按著胸口、皺著眉頭在村裏出現。村裏的人見到醜女醜態百出,富人嚇得將大門關得緊緊的不敢出來,窮人則帶領妻子兒女離開村子躲到別去了。醜女只知道西施皺著眉頭的樣子很美,卻不知道美的原因。

西施是絕代佳人,即使在胸口痛而緊皺眉頭之時,也掩蓋不住她的美。醜女東施不知西施的美是天生麗質,誤以為是因為「顰」而美,故而依樣效顰,結果醜態畢現,把人們都嚇跑了。應該說,東施希望自己變美的想法是無可厚非的,但學習別人的經驗時,如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勢必流於只得形式,不見實效。一個醜人,亦步亦趨地從表面摹仿美人,那比原來的貌醜更令人厭惡。

返回目錄

 

 

鐵杵磨針

陳仁錫(史品赤函)

     李白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嫗磨杵,白問故,曰:「欲作針。」白笑其拙,老婦曰:「功到自然成耳。」白大為感動,遂還讀卒業。卒成名士。

 

一 作者簡介

陳仁錫(公元1581—1636),明代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字明卿,天啟進士,授官翰林編修,因得罪權宦魏忠賢被罷職。崇禎初復官,官至國子監祭酒。陳仁錫講求經濟,性好學,喜著述,有很多著作傳世。

 

二 注釋

李白:唐代著名詩人。

棄去:丟開書本溜出去玩耍。

逢:遇見。

老嫗:老婆婆。

嫗:粵[傴]。

杵:粵[柱]。鐵棒。

故:原因。

拙:愚笨。

功到:下了功夫。

遂還讀卒業:於是回頭讀書,完成學業。

名士:古時指知名於世而未出仕的人。

 

三 賞析重點

這個故事流傳極廣,無論是不是確有其事,但借助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氣,中國人常用這個故事來教導小孩子做事要有恆心的道理。

李白少年時,人雖聰明,但貪玩懶散。一天,他讀書讀了一段時間,怎也弄不懂書裏講的是甚麼意思,於是把書一合,就逃學出去玩耍了。李白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婆婆在磨一根鐵棒,他好奇地問老婆婆在幹甚麼,老婆婆告訴他要把鐵棒磨成一根針。李白嘲笑老婆婆愚笨,一根粗鐵棒,怎能磨成一根針?但老婆婆卻說,只要下了功夫,自然就會成功。聰明的李白一聽此言,立刻有所領悟,如果在學習上,他也能像老婆婆那樣拿出磨鐵棒的精神,一定能把書讀懂的。自此之後,李白努力學習,終於學有所成;雖然他沒有做大官,但卻成了一位大詩人。

作者透過老婆婆「功到自然成」這富於哲理的說話,揭示這個故事的主旨:無論做甚麼,只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鍥而不捨,就能做出成績。

成語「鐵杵磨針」、「鐵杵成針」,或是俗諺「只要功夫深,鐵柱磨成針」等,都是出於這個故事。

 

返回目錄

閔子騫童年

敦煌變文

     

閔子騫,名損,魯人也。父取後妻,生二子,騫供養父母,孝敬無怠。後母嫉之,所生親子,衣加棉絮,子騫與蘆花絮衣。其父不知,冬月,遣子御車,騫不堪甚,騫手凍,數失靷,父乃責之,騫終不自理。父密察之,知騫有寒色,父以手撫之,見衣甚薄,毀而觀之,始知非絮。後妻二子,純衣以綿。父乃悲歎,遂遣其妻。子騫雨淚前白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願大人思之。」父慚而止。後母悔過,遂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孝子聞於天下。

 

一 作者簡介

變文是唐代的一種唱體文學作品,當時有一種稱為「轉變」的說唱藝術,在表演時,往往與圖畫相配合,一邊向聽眾展示圖畫,一邊說唱故事。圖畫稱為「變相」,說唱故事的底本則稱為「變文」。故事內容大體可分兩類,一類講述佛經故事,宣揚佛教經義;一類講歷史傳說或民間故事。

 

二 注釋

閔子騫: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生性孝順,以德行與顏淵並稱。

閔:粵[吻]。

騫:粵[牽]。

取:粵[娶],[tsoey3];同「娶」。

怠:怠慢、輕慢。

衣加棉絮:在衣物裏鋪上棉花。

與:給予。

蘆花絮:蘆花的纖維,雖有點像棉花,但遠不及棉花保暖。

御:通「禦」,駕駛。

車:粵[居]。

堪:承受。

:粵[薑],同「韁」,拴牲口的繩子。

靷:粵[引],引車前行的皮帶。

自理:自己說明道理,申辯。

密察:秘密觀察。

毀:撕破衣服。

遣其妻:遣送妻子回家,意思是休妻。

遣:遣送。

雨淚:流淚。

雨:粵[預]。這裏作動詞,流下。

單:孤單無依。

 

三 賞析重點

閔子騫的故事主題是宣揚孝道,富有濃厚的教育意義。

閔子騫的父親娶了個後妻,生了兩個孩子;後母不喜歡閔子騫,但閔子騫仍非常孝順。後母給親生兒子做的冬衣是棉衣,給閔子騫的卻是用蘆葦花絮做的。閔子騫的父親不知道這個情況,寒天裏還讓他駕車。閔子騫忍受不了寒冷,幾次拿不穩彊繩,父親因此而斥責他,但他始終不作申辯。後來父親仔細觀察,發現他面色很差,像在捱冷;於是用手摸摸他,發現閔子騫穿得非常單薄,撕開他的衣服一看,發覺他穿的原來不是棉衣。父親感到非常悲痛,於是要休掉後妻。閔子騫流著淚勸父親不要這樣做,因為後母被休,三個兒子會無人照顧。閔子騫的父親受到感動而打消了休妻的念頭,後母也改過自新,平等地對待三個兒子。閔子騫的孝名也因此傳揚天下。

返回目錄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