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詠螢

2.                  清明

3.                  七步詩

4.                  贈汪倫

5.                 金縷衣

6.                月兒彎彎照九州

7.               登鸛鵲樓

8.               望梅止渴

9.            孟母戒子

10.       孫叔敖埋兩頭蛇

 

 

詠螢

虞世南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一 作者簡介

虞世南(公元558—638),越州(今浙江省餘姚縣)人,由隋入唐,兩朝均仕宦顯達。他精通書法,親承王羲之七代孫僧智永傳授,繼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傳統。他的詩歌,襲齊梁詩風,追求辭藻與格律,不少是點綴花草,精巧細密之詞。其中還有一些是奉皇帝之命所作、所和的應制詩,內容多為歌功頌德,是當時宮廷文學的領袖。

 

二 注釋

的歷:明亮、鮮明的樣子。

歷: 粵 [力]。

流光:閃動的光。

飄颻:同「飄搖」,拍翼飛翔的意思。

颻: 粵 [搖]。

弱翅:小小的翅膀。

恐畏:恐怕。

 

三 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詠物詩,生動地刻畫了螢火蟲的弱小形象。

夜空中有一隻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發著亮光。牠扇動 弱小的翅膀,輕輕的身軀在空中飄蕩。為什麼牠如此艱苦努力呢?因為生怕別人不知道牠的存在,所以獨自在黑暗中發著亮光。

小小一隻螢火蟲實在是微不足道,牠的翅膀過於單薄,幾乎不能承載自身的軀幹;尾部發出的光亮又十分微弱,在黑暗中若有若無。從形體到本領,詩人都強調了牠的弱小。但是,這個弱小的生命卻沒有自怨自艾,牠能客觀地認識自己的特點,發揮所長:即使不能照亮整個世界,也要盡力發光。黑暗對於牠來說似乎太強大了,但是牠並不悲觀。牠自信不會被黑暗吞噬,因為牠發的光雖然微弱,卻仍閃爍不已。

全詩從「小」字著眼,以「小」、「弱」、「輕」來刻畫螢火蟲力量的單薄,以廣闊深沉的黑暗來對比牠微弱的亮光。然而,正是因為牠的小與弱,才更顯出牠「獨自明」的精神可貴。詩人對個體生命存有一份尊重,表達了一種個人價值被賞識、被正視的渴望。同時,我們也不難從中感受到詩人面對時光短暫、生命易逝的現實,渴望在有限的人生,仍舊努力不懈的思想。整首詩短小精悍,寓意卻十分深遠,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返回目錄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他的祖先聲名顯赫,祖父杜佑在唐代是三朝宰相。他是太和二年(公元828)進士;由於他賦性剛直,不善逢迎,所以仕途並不得意。杜牧工詩、賦及古文,以詩的成就為最高,後人稱他為「小杜」,以別於杜甫。他特別其擅長七律和絕句,寫景抒情,詠史懷古,意味深遠。

 

二 注釋

清明:此指清明節,源於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時間大約在每年公曆四月五日前後,民間有踏青及掃墓等習俗。

斷魂:失魂落魄,比喻很傷心。

借問:請問。

杏花村:從字面解,是指杏花深處的村莊,有人認為這是村莊的名字,在今安徽省貴池縣城西。由於杜牧此詩的影響,有好幾處地方後來都起名「杏花村」,如著名的汾酒,便是山西汾陽杏花村酒廠出品。此外,很多酒家也以「杏花村」為名。

 

 

三 賞析重點

這首詩是即景敘事之作,詠寫清明時節的景物。清明節那一天,下著濛濛細雨,前往掃墓、踏青的人們神色哀傷,詩人身處其中也受到感染。這黯然的情緒該如何排遣呢?也許找個地方歇一歇,喝一點酒,可以舒解吧。於是詩人向牧童詢問酒家在那裏,牧童信手指向不遠之處,順著牧童的手指,隱約看到杏花深處的村莊,有酒家招客的旗子在晃動。

詩的前兩句描寫環境,營造氣氛。第一句直接點出題目「清明」二字。「雨紛紛」是清明時節的氣候特徵;「路上行人」擁擠,帶著哀傷的心情掃墓,是清明時節的人物動態;「欲斷魂」三字,既刻劃行人的心理狀況,又與「雨紛紛」的背景互相配合,營造出清明節特有的節日氣氛:細雨紛紛,添人愁懷,掃墓思親,倍增傷感。第三、四句承接「欲斷魂」而來,詩人想尋找酒家歇息,抒緩情緒。故第三句用「借問」二字承轉,接下來詩人與牧童的一問一答,構成一段生活中的小插曲,為詩歌增添了情趣,一個「遙」字,狀寫了牧童信手指點的動作。村莊名為「杏花」,給人美麗的聯想,「杏花煙雨江南」的畫面自然在腦海中浮現,最終在溫馨的期待氣氛中化解了雨中清明的愁懷。詩人接著有甚麼行動,詩中並沒有提到,讓讀者通過想像加以領會。

這首小詩,沒有一個難字,更沒有典故,語言通俗,卻寫出了一幅生動的清明踏青圖。所以千百年來,廣泛流傳,成為描寫清明節最有名的詩歌。

 

返回目錄

 

 

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以為汁。

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者簡介

曹植(公元192—232),字子建,魏武帝曹操第三子,魏文帝 曹丕之弟。少年聰穎異常,工於詩文,深得曹操寵愛,被譽為「才高八斗」;但由於恃才傲物,任性而為,後來漸漸失寵。他與曹丕爭奪世子位失敗後,在文帝和明帝(曹丕長子曹叡)兩朝都得不到重用,最後抑鬱而死,年僅四十一歲。曹植的詩,無論古詩和樂府,都很有成就。他的詩流傳約八十首,抒情、說理、寫景、贈答各種題材俱備,並以五言為主,大都詞采華茂,語言精煉,情感熱烈,慷慨動人。

 

  背景資料

據《細說新語》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對父親一直偏愛才華出眾的弟弟曹植總是心懷忌恨,於是令曹植在七步內作詩一首,不成就要殺掉他。語音未落,曹植便說出六句詩來,因被限定在七步內作成此詩,故後世稱之為《七步詩》。曹丕聽了這首詩後,深有慚色,因此打消了殺害兄弟的念頭。

 

  注釋

持:拿來。

羹:北方人指有物共煮的湯,而湯是指熱水。南方天氣炎熱,平日喝涼水,故湯是有物共煮的熱水,羹是糊狀的湯。本詩煮豆作羹,是湯水而非南方人說煮成糊狀的湯,否則就不能隔水濾出豆汁。。「持作羹」,一作「燃豆萁」。

漉: [鹿],過濾。

豉: [],。一作「菽」,豆類的總稱。

萁: [],。豆梗,曬乾後用來作燃料。

釜:釜是北方人的煮食用具,即南方人的煲。

泣:形容豆在釜中受萁煎熬,比喻兄弟相迫。泣有慘痛的情狀,詩人用以比況自的境遇,可見用字的佳妙。

煎:煎熬。

 

  賞析重點

曹丕與曹植本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因為權力之爭,竟使哥哥要殺弟弟,這真是人間悲劇。

詩的第一、二句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說起:把豆子煮熟了並擠出汁漿,準備作羹湯。第三、四句,詩人運用擬人手法,極為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萁豆相煎的情形:豆梗在鍋底下燃燒,豆兒在鍋中被煮得「咕嘟咕嘟」亂響,彷彿在哭泣似的。豆兒本是無情之物,而詩人竟賦予它好比人的思想和行為,與其說是怨恨豆梗那種殘忍毒辣的手段,其實是把自己備受殘酷迫害的處境委婉地表達出來。最後兩句,詩人借用煮豆燃萁一事直抒己見:萁與豆本來是同一根上長成,為甚麼豆萁燃燒煎熬豆兒那樣無情呢!曹植實質上是在控訴他的兄長殘酷迫害胞弟的不義之舉,這是沉痛而又嚴肅的責問,他以「同根生」一語提醒對方,讓他產生羞慚之心,不要再無所顧忌地迫害自己。

返回目錄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作者簡介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祖先在隋末被放逐到碎葉(今中亞地區)。李白的出生地尚無定論,只知他少年時居於四川青蓮鄉。廿六歲以後離開四川,到處漫遊,求仙訪道,又好擊劍任俠。四十多歲時進京,曾獲唐玄宗賞識,但後因得罪權貴而失意離京。安史之亂時,李白被永王李璘延攬為幕僚,後來永王起兵造反,李白受到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省西部),幸中途遇赦。晚年依附族叔當塗令李陽冰,最後病逝於當塗,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的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每以大膽的誇張、奇特的想像和豪放的語言,構成各種豐富的意象。由於他的詩歌風格浪漫飄逸,所以後人尊稱他為「詩仙」。

 

二 背景資料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李白前往涇縣(今屬安徽省)桃花潭遊覽,當地村民汪倫以美酒款待,臨走時李白寫下這首詩相贈。

傳說江倫非常仰慕李白,當他聽說李白漫遊到了秋浦,便很想請他到自己的家鄉桃花潭遊玩,但又怕他不來,於是寫信給李白,說家鄉有「萬家酒樓」、「千尺桃花」。待李白到了汪倫的家鄉,才發覺汪倫跟他開了一個玩笑。「汪」( 漢 )諧音「萬」( 漢 [wn]),所謂「萬家酒樓」,實際上只是一間「汪家酒樓」;而「千尺桃花」指的卻是據說水深千尺的桃花潭。李白聽了汪倫的解釋後,哈哈大笑,留下來和汪倫相處了一段很愉快的日子,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三 注釋

將欲:將要

踏歌:當時民間一種歌唱方式。歌者牽手,一邊用腳打 著節拍,一邊唱歌。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寫汪倫為李白送行的熱鬧場面,表達了兩人之間的友誼。

李白遊罷桃花潭,登船正要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岸上人聲喧鬧,只見汪倫正帶領村民們手拉 著手,雙腳踏地,高聲唱起「踏歌」來送行。此情此景,使李白感動不已:縱然桃花潭水深千尺,哪裏及得上汪倫的對自己的深厚情誼呢!

前兩句 事,寫李白登舟即將起行的情景:船快要開了,「忽聞岸上踏歌聲」。透過熱鬧奔放的「踏歌聲」,我們仍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村民們的熱情。後兩句抒情,第三句先用誇張手法極言桃花潭水之深以作鋪墊,然後在第四句直接指出汪倫的情誼比千尺潭水還要深;「不及」二字,把詩意推進一層。在這首詩,「水」字像一根無形的絲線貫穿全篇,開頭兩句的「舟」、「岸」兩字已使人聯想到水,第三句直接寫「桃花潭水」,結句點明情比水深。

本詩感情真摯,語言淺白。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善於信手就地取材,寫「踏歌聲」,寫「桃花潭水」,以展現淳樸的民風鄉情和鮮明的地方特色,使詩歌洋溢濃郁的鄉土氣息。

 

返回目錄

金縷衣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作者簡介

杜秋娘(生卒年不詳),唐代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人。十五歲時嫁唐宗室李錡為妾,後李錡以叛亂罪被殺,杜秋娘被送入宮中,為唐憲宗所寵。穆宗時,為皇子褓姆,不久皇子被廢,賜歸金陵,此時杜秋娘既窮且老,景況淒涼。後來詩人杜牧路過金陵,聽到杜秋娘的故事,有感而發,寫了一首《杜秋娘詩》並序,述說她的生平。

 

  注釋

《金縷衣》:樂府曲辭。一說本詩是李錡所作。杜牧《杜秋娘詩》並序中有「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的句子,描寫杜秋娘在筵席上拿 玉杯勸酒,為李錡唱起了《金縷衣》的情形,但沒有確實說明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莫:不要。

金縷衣:用金線編織而成的華貴衣服。

縷: []

惜取:必須珍惜。

堪:能夠。

直:立即。

空:徒然,沒有結果的。

 

三 賞析重點

詩人借金縷衣抒懷,說明金縷衣雖然名貴,破舊了還可以再做一件,而那美好的少年時光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珍寶,一旦逝去就再不復返。詩人再以採摘花朵為喻,花季到了,就該及時採摘,不要錯過花期,否則只能折得空枝而無花可採了,正如青春的時光一去不回,老大徒然只有傷悲。

全詩以勸說的口吻寫成,卻沒有嚴肅的說教味道。作者在第一、二句連續用「勸君」一語作為句子的開首,言詞懇切。「金縷衣」是十分難得的貴重物件,「少年時」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兩者並列,似乎難以取捨。「莫惜」、「惜取」這兩個帶有傾向性的反義詞表明了作者的態度。「金縷衣」雖然是難得的珍寶,失去了還有再次得到的機會。「少年時」卻是一去不復返的,縱有千金也不可能換取。在第三、四句中,作者選取「折花」這一生活化的事例作類比,貼切而富於形象性。「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徵,「折花」的行動寄寓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花開堪折」不是說趁 年少及時行樂,而是強調把握青春年華的可貴;「無花空折枝」借指年華逝去,再回想少年時虛擲了的日子,只能剩下嘆息。一個「直須」,一個「莫待」,取向鮮明。「空」字寫枝頭的凋零,形象突出。詩人選取花開、花落這一常見的自然現象,代替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訓誡,省卻千言萬言,寓意深刻。

本詩的語言淺顯,造句用字每有重複,迴環宛轉,樂府詩中,多有這種寫法。全詩兩用對比,「金縷衣」和「少年時」,「花開」和「無花」,效果鮮明。

返回目錄

 

月兒彎彎照九州

佚名(宋代民謠)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

 

  寫作背景

這是南宋初年在江南一帶流行的民歌。當時金兵南下,佔領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南宋朝廷一味妥協,不想收復失地,致使許多老百姓流離失所。這首歌唱出了他們心中的怨憤。

  注釋

九州:泛指全中國。另有版本是「月兒彎彎照幾州」。

羅帳:絲織的帳子,掛在床上。這裏指夫妻團聚。

他州:異地他鄉。

 

  賞析重點

這首民歌描繪了由戰亂所導致的妻離子散的淒慘景象。彎彎的月亮照著整個大地,月光之下,有多少人家共享歡樂,又有多少人家充滿憂愁;多少人家夫妻團聚,又有多少人家四散飄零。

首句是起興,同時又點明了歌詠的地域範圍和時間。九州就是全國,顯然這首詩所反映的不是一地一隅的個別情況,而是社會的普遍現象。月光遍灑大地,照盡人間的悲歡離合。「月兒彎彎」,清輝隱隱,凄清冷寂的夜晚更易觸動人們心中複雜的感情。一個「照」字,表明人們生活在同一輪明月下,卻有各自不同的遭遇,這是為什麼呢?答案不言自明,是戰爭導致了親人的分離。

後三句用猜測之詞幾家引起,似乎要分辨出一個究竟。可是越分辨越覺淒涼。有的人家,夫婦團聚,共享歡樂;有的人家離鄉背井,流落他鄉。無論是「歡樂」還是「愁」,無論是「同羅帳」還是「在他州」,都籠罩著一種國家紛亂,民生不安的哀怨氛圍之中。在這種種對比之中,表面寫離散者傷心,歡聚者慶幸;內中實隱含著即使今日能「同羅帳」,明天的遭際又有誰知的不安,使人讀了不禁潸然淚下。

這首民歌以短小的篇幅、簡練的語言,反映了重大的社會問題。表面上詩的內容雖然沒有直接提出譴責,也沒有對人民的悲慘生活作更具體的描繪,但它的調子哀怨、凄惋,似是感歎,又似詰問,交織著綿綿愁思,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返回目錄

 

登鸛鵲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一 作者簡介

王之渙(公元688—742),字季凌,唐代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他曾為官,但被人誣陷,革去官位,於是過了十五年的漫遊生活,縱跡遍佈黃河南北。他的詩在當時非常流行,常被當時的樂工譜成歌曲演唱,可惜他只有六首詩歌流傳後世。他的詩以描寫邊疆風光著稱,意境開闊,感情奔放。

 

二 背景資料

王之渙是山西人,又在山西做過官,對家鄉的名勝古跡自然有深厚的感情。鸛鵲樓位於現在的山西省永濟縣,在唐代是有名的遊覽勝地,因常常有鸛鵲在樓上棲息,所以被稱為鸛鵲樓。鸛鵲樓所處地勢較高,加上樓高三層,在當時已經算是很高的建築物了。登樓可遠眺對面的中條山,俯瞰繞樓而過的黃河,風景優美,所以吸引不少遊人。唐代詩人在鸛鵲樓題詩留念的很多,但只有王之渙這首《登鸛鵲樓》獨步千古。可惜,鸛鵲樓在宋代以後被黃河沖毀了,今天已不可能再去遊覽。

 

三 注釋

鸛鵲:鳥名,嘴直且長,羽毛灰白色,生活在江湖池沼旁邊,捕魚、蝦等作食物。

鸛: 粵 [灌]。

依山盡:傍 遠山漸漸消失。

入海流:流入大海。

窮:窮盡。

千里目:極盡視力遠望。

 

四 賞析重點

傍晚時分,詩人登上鸛鵲樓。舉目望去,太陽正在徐徐下山,黃河奔騰澎湃,朝著大海向東奔流。儘管眼前景色很美,但詩人仍不滿足,他要再登上一層樓,把千里風光盡收眼底。

這首詩描寫詩人登上鸛鵲樓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了詩人奮發向上的情懷。詩的前兩句寫登樓所見景色。詩人描寫景物,不可能把所見的東西全都寫進詩裏去,必須加以精心選擇,有適當的剪裁。詩人獨具匠心,選出景致中最突出也是最主要的「白日」、「黃河」兩景, 意地加以描繪。詩人登上鸛鵲樓,中條山首先映入眼簾,白日順 山勢緩緩西沉。接 詩人將視線收回來,再往下俯瞰,濁浪翩騰的黃河,滾滾東流。詩人從兩個角度,僅用十個極其樸素淺顯的字就把一幅遼闊無比、蒼茫雄渾的黃河落日圖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後兩句,詩人即景生情,抒發胸懷:若想放眼千里,就應當再上一層樓!這兩句詩不但切合「登樓」這個題目,而且說出了「站得愈高,看得愈遠」的道理,同時也顯露了詩人高瞻遠矚的胸襟和向上進取的精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已成為常被引用的名句。人要不斷攀登,才能擴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能力。

本篇首兩句描繪了兩個動態畫面,其中「白日依山盡」是實景,「黃河入海流」則實中有虛,因為「黃河流」是作者目睹的,「入海」則是想像,鸛鵲樓距黃河入海之處尚有千里之遙,可見「入海」不是實寫。後兩句「以虛見實」,「更上一層樓」後,會看見甚麼景色呢?作者沒有多言,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這種虛實相生的手法,是中國藝術的精髓,在王之渙的筆下更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雖只四句二十字,但結構嚴謹,而且很講究對偶。前二句是工對,平仄及詞性相對,如「白日」和「黃河」、「山」和「海」是名詞相對,而且門類相同,「依」和「入」、「盡」和「流」是動詞相對。後兩句是流水對。流水對的要求嚴格,既要保持詞語對偶工整,又要使前後兩個詩句的意思連貫。「欲窮」和「更上」是動詞相對,「千里」和「一層」是數量詞相對,「目」和「樓」是名詞相對,對偶工整完美,而且兩句之間的意思聯貫而下,藝術技巧十分高超。

全詩意境闊大,氣勢豪邁,語言淺白,情、景、理三者兼備,不愧是傳頌千古的不朽名篇。

返回目錄

 

望梅止渴

劉義慶(世說新語)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前源

 

作者簡介

      劉義慶(公元403—444),出身於南朝劉宋宗室,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封臨川王,先後擔任過荊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職。他愛好文學,門下招聚了一批在當時負有盛名的文士。《世說新語》便是劉義慶與他的門客共同編篡而成的。

 

注釋

魏武:即曹操,他曾封魏王,死後他的兒子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故稱魏武。

行役:行軍。

失汲道:找不到向水源的道路。

  []取水。

饒子:果實很多。

  :多,豐富。

  :果實。

 :趁。

  :能夠,得以。

  :到達。

前源: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賞析重點

       本文記述了曹操行軍,用假想來安慰士卒,教他們望梅止渴的故事,表現出他的狡詐和機智。後人將這故事概括為「望梅止渴」這一成語,表示用假想來進行安慰的意思。

       魏武帝曹操在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所在,士兵都很口渴。於是他就傳令說:「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們聽了,口中湧出了唾液,藉這虛擬的梅林帶來的希望,大軍終於抵口渴,找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對於一群因唇乾舌燥、口渴難當而意氣沮喪的士兵來說,一片梅林必然充滿無比的誘惑力,從而成為激發他們前進的巨大動力。曹操正是充分利用士兵的這種心理,用一個美麗的謊言及時地鼓舞軍隊的士氣,最終擺脫缺水的困境,達到了順利行軍的目的。

返回目錄

 

孟母戒子

韓嬰(韓詩外傳)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諠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誡之,自是以後,孟子不復諠矣。

 

一 作者簡介

韓嬰(生卒不詳),燕人,西漢時的學者。韓嬰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漢初傳授《詩經》的有魯、齊、韓、毛四家,韓嬰就是韓詩一派的創立者。文帝時被立為博士,景帝時為常山王劉舜太傅。

本文節選自《韓詩外傳》卷九。

 

二 注釋

誦:唸書。

方:正在。

輟然:停下來。

輟: 粵 [拙]。

進:進行,這裏指繼續讀書。

諠: 粵 [圈]。同諼字,解遺忘。

何為:為甚麼。

失:忘記。

引:拿起。

裂其織:割斷她正在織的布。

 

 

三 賞析重點

這節文字以孟母斷布教子的故事,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孟子小時候讀書不很專心。一天,他在唸書,母親則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誦讀,過了一會兒才繼續讀下去。母親知道他是因為忘記篇中的文句,大聲問他為甚麼停下來,他說自己剛忘記了,後來才又想起來。母親聽見孟子這樣說,立刻拿起刀來,割斷她正在織的布,作為對孟子戒。從此以後,孟子再也不敢在讀書時不集中精神了。

這個故事只用短短數語,即傳神地刻畫了一位嚴母的形象。在兒子不能專心學習的時候,她不是加以訓斥責備,而是先問明原委後,再用生活中的實例來進行啟迪誘導:一匹布的織成,需要一絲一縷、點點滴滴地累積,一旦半途而廢,必然前功盡棄。通過這一事例,使孟子形象地領悟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的道理。比起直接地說教,這一寓教於喻的方法,效果顯然要強烈得多。同時,文中孟子的形象也真實可愛。他既有同齡小孩的不專心的毛病,又具有很強的悟性。在領悟了母親的意圖之後,知錯能改,專心讀書,長大後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思想家。

 

返回目錄

 

孫叔敖埋兩頭蛇

王充(論衡)

     

孫叔敖為兒之時,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對其母泣,母問其故,對曰:「我聞見兩頭蛇死;向者出見兩頭蛇,恐去母死,是以泣也。」其母曰:「今蛇何在?」對曰:「我恐後人見之,即殺而埋之。」其母曰:「吾聞有陰德者,天必報之,汝必不死,天必報汝。」叔敖竟不死,遂為楚相。

 

一 作者簡介

王充(公元27—97?),字仲任,會稽上虞(今屬浙江省)人。出身寒門,後來到了洛陽,隨當時的大儒班彪學習,他喜歡博覽群書而不拘守於章句的解釋;為人不慕富貴,曾經任官,後罷官在家,從事著述。

 

二 注釋

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楚莊王時任百官首長的令尹。

敖:粵 [熬]

兩頭蛇:生活在中國中南部的一種無毒蛇。尾部圓鈍,有與頸部相同的黃色斑紋,驟看頗似頭部,且有與頭部相同的活動習性,故稱兩頭蛇。

兒:此處指小孩子。

見兩頭蛇死:看見兩頭蛇的人會死掉。

向者:指過去了的時間,之前。

出:外出。

恐去母死:恐怕會死去,離開母親。

去:離開。

後人:後來經過的人。

陰德:暗中為別人做了好事的行為。

報:回報。

 

三 賞析重點

文通過孫叔敖埋兩頭蛇的故事,刻畫了小孩的善良本性。

孫叔敖小時候,一次在外遊玩,看見一條兩頭蛇,立刻把牠殺死並埋掉了。回到家裏,他一看見母親便哭起來。母親問他甚麼原故,他告訴母親剛才在外面玩耍,看見了一條兩頭蛇。他聽人說過看見兩頭蛇的人會死掉,他怕自己很快會死去,開母親,所以傷心地哭起來。

返回目錄

返回主頁